发布日期:2025-09-17 02:40:04 点击次数:
赛场上凌厉的扣杀与细腻的台内球控制背后,何卓佳在社交媒体上展现的是颗感恩之心——“感恩感谢,享受赛场”,这八个字背后,是职业运动员对体育精神的深刻理解。
中国乒乓球队选手何卓佳近日更新个人社交媒体,用“感恩感谢,享受赛场”八字表达近期参赛感悟,这篇发于瑞士挑战赛后的短文迅速引发球迷热议,两小时内收获超过3万点赞。
这不是何卓佳第一次以文字形式与球迷交流内心感受,但却是她在2025新赛季伊始最直接的情感表露。
“感恩感谢,享受赛场”——何卓佳在社交媒体上写下的这八个字,配以三张比赛现场照片,一张是她正手击球的瞬间,一张是她与对手赛後握手的场景,还有一张是场馆内观众席的全景照。
这条发于北京时间昨晚21:17的更新迅速引发乒乓球爱好者关注,评论区里,前国家队队友、现省队教练刘梦留言:“佳佳一直如此真诚。”多位球迷会成员也纷纷表达支持。
这不是何卓佳第一次在社交媒体上表达感恩之情,翻看她的社交媒体历史,几乎每次大赛结束后都会有类似表达,2024年全锦赛后她写道:“感谢团队支持,感恩球迷不离不弃”;WTT冠军赛后的贴文是:“感恩每一场比赛的经历”。
何卓佳目前世界排名第24位,是中国乒乓球队特色打法选手之一,她以反手长胶配合正手反胶的独特打法,在国际赛场上屡建奇功。
2025赛季伊始,何卓佳已参加了三站赛事:WTT多哈球星挑战赛(八强)、澳门冠军赛(十六强)和刚刚结束的瑞士挑战赛(四强),虽然尚未夺冠,但她的状态稳步提升。
在多哈的比赛中,何卓佳与日本选手早田希娜苦战七局,最终以11-13的微弱差距落败,那场比赛后,她没有表现出沮丧,反而在混合区采访中表示:“能够与顶尖选手打到这个程度,我已经很满足,重要的是我看到了自己的进步。”
这种“享受过程”的态度贯穿于她的每一次比赛,澳门站对阵王艺迪的比赛中,何卓佳在1-3落后的情况下连追两局,虽然最终落败,但她在决胜局中的顽强防守引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。
何卓佳的打法在中国队内独树一帜,她使用长胶的一面主要用于制造变化和防守,而正手则负责进攻得分,这种打法需要极高的手感和预判能力。
资深乒乓球评论员李武军在其最新视频分析中指出:“何卓佳的打法在国际乒坛越来越少见了,但她证明了这种打法仍然具有竞争力,她的比赛总是充满智慧和耐心,每一分都需要多次回合才能决出胜负,这让观众能够充分欣赏乒乓球的变化之美。”
何卓佳的打法成长路径与众不同,她最初使用反胶,后来改为长胶,这一转变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。“改打法的那两年是最困难的,有时候连省队的队友都打不过,”何卓佳在去年接受采访时回忆道,“但我相信这种打法能够让我走得更远。”
何卓佳的感恩心态,可能源于她并不一帆风顺的乒乓球之路,1998年出生于河北石家庄的她,7岁开始打球,2013年进入国家二队,2016年升入一队。
但在人才济济的中国乒乓球队,何卓佳很长时间里并不突出,2018年是她突破的一年,在香港公开赛中连续战胜多名高手获得亚军,开始进入公众视野。
“我记得2017年的时候,佳佳几乎要放弃职业生涯了,”她的启蒙教练杨广弟在接受电话采访时透露,“那时候她在省队都不是绝对主力,国家队更是有那么多优秀选手,但她坚持下来了,这种经历可能让她更加珍惜现在每一场比赛。”
何卓佳自己也曾谈到这段经历:“我曾经怀疑过自己是否适合走职业这条路,但每次想到那么多帮助过我的人,我就告诉自己不能放弃,所以现在每打一场比赛,我都怀着感恩的心情。”
何卓佳在社交媒体上不仅分享比赛心得,还经常与球迷互动,她的贴文评论区常常变成乒乓球技术讨论区,她会耐心回答球迷关于打法、器材的问题。
去年12月,何卓佳发起了一次“感恩回馈”活动,将自己签约品牌的球拍和球鞋送给长期支持她的球迷。“我只是想表达我的感谢,没有球迷的支持,我没有动力走到今天,”她在活动说明中写道。
这种互动不仅拉近了她与球迷的距离,也在年轻球迷中传播了正能量,一位网名为“乒乓小将”的中学生在评论区留言说:“佳佳姐,看了你的比赛我也开始练长胶了,虽然很难但我会坚持!”
“享受赛场”为何对职业运动员如此重要?体育心理学家张教授解析道:“高水平竞技体育压力巨大,运动员如果只关注结果,很容易产生焦虑和心理波动,能够享受比赛过程的运动员,往往更能发挥出水平,也能在职业生涯中找到更多意义。”
何卓佳的这种态度与中国乒乓球队近年强调的“享受乒乓球”理念不谋而合,总教练李隼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:“我们希望运动员不仅能够取得好成绩,更能真正热爱这项运动。”
在2025年新赛季开始前,中国乒乓球队组织了为期三天的心理培训,主题正是“如何享受高强度竞争”,何卓佳作为代表分享了她的心得:“享受赛场就是忘记比分,专注于每一分球,珍惜与高手交手的机会。”
随着2025年世乒赛的临近,何卓佳面临着新的挑战,她目前正在竞争中国队的团体世乒赛名额,虽然单打实力不是最顶尖,但她的特殊打法在团体赛中可能是秘密武器。
“我不会考虑太多关于选拔的事情,”何卓佳在瑞士赛后表示,“我只是想打好每一场比赛,享受这个过程,结果自然会出现。”
何卓佳的职业生涯或许难以达到同龄人孙颖莎、王曼昱的高度,但她对乒乓球的热爱和感恩的心态,使她成为了这项运动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。
何卓佳的下一次国际比赛将是下月初的新加坡大满贯赛,球迷们期待在更大的舞台上看到她独特打法的风采,更期待她继续用行动诠释“感恩感谢,享受赛场”的深刻内涵。
体育精神从来不止于胜负,在何卓佳身上,我们看到了一种更为持久的力量——感恩让运动员保持谦卑,享受比赛则让竞技超越输赢,这正是体育最本真的魅力所在。